{蜜色影院}-亚洲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网站,日本人中文字幕高清在线网站,亚洲精品久久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素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首頁 > 信息公開 > 重點領域信息公開 > 規劃信息 > 專項規劃

內鄉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內鄉縣十三五衛生與健康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

內鄉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gmyjh.com ??2016-12-20 16:56?? 來源:內鄉縣政府網站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人民政府各部門:

  《內鄉縣“十三五”衛生與健康發展規劃(2016—2020年)》已經縣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2016年12月13日

  內鄉縣“十三五”衛生與健康發展規劃

  (2016——2020年)

  

  為貫徹落實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加快我縣衛生計生改革與發展,提高衛生計生事業發展水平和人民健康素質,根據黨的十八大提出的“逐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制定本規劃。

  一、衛生計生事業發展現狀

  “十二五”期間,我縣衛生計生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醫療衛生體制各項改革有序推進,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不斷提高,公共衛生保障能力得到加強,群眾的健康狀況得以明顯改善,為衛生計生事業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一)城鄉居民健康水平顯著提高

  到2015年底我縣孕產婦系統管理率達到85%以上,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到20.1/10萬;0—6歲兒童管理率達到85%以上,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到5.1‰,常住居民健康管理率達到91.2%,群眾健康知識知曉率達到80%以上,全縣人均壽命72.5歲,比2010年提高了1.8歲。

  (二)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穩步推進

  2011年基層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以來,我縣認真貫徹醫改政策,醫改重點工作進展順利。全縣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使用率達到80%以上,位列全市首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平明顯提高;鄉村衛生服務管理進一步加強,村級衛生室防病治病能力進一步提升。

  全面推開公立醫院改革。制訂了《內鄉縣全面推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成立了以常務副縣長為組長的公立醫院改革領導小組,2015年10月23日召開了啟動會議,10月25日4所縣級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藥品加成并執行新的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政策。

  (三)群眾就醫條件明顯改善

  完成縣醫院易址新建項目建設面積7萬平方米,設計病床700張;新建13所衛生院門診病房樓1.3萬平方米;新建標準化衛生室44個,總建筑面積3520平方米;投資2000萬元為基層購置醫療器械89臺套,26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配備了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血球儀和心電圖機,其中6所中心衛生院配備了數字化 X光機,4所衛生院配備了CT。

  (四)醫療保障能力逐步增強

  “十二五”期間新農合年均參合率為98%以上。2015年參合人口63.2萬人,戶籍人口參合率由2010年的98.5%提高到2015年的99.9%。新農合籌資標準由2010年的人均150元提高到2015年人均470元,新農合基金總量由2010年0.83億元增長至2015年2.97億元,累計籌集新農合基金11.34億元。住院年度封頂線由2010年10萬元提高至2015年的20萬元,累計支出新農合基金10.47億元,累計受益783.3萬人次,每人年平均受益2.5次。

  (五)預防保健工作成效顯著

  加大免疫規劃門診建設,積極調整預防接種服務周期,全縣所有接種單位均實行了日、周、旬、月免疫接種,其中疾控中心門診接種中心實行日接種,基礎免疫和加強免疫接種率均達到95%以上,擴大免疫新增疫苗接種率達到90%以上。不斷加強縣、鄉、村三級預防保健網建設,強化健康教育,積極開展肺結核、艾滋病、麻疹、脊髓灰質炎防治為重點的傳染病防治工作,有效防控傳染病與流行病的暴發流行,無甲類傳染病報告,無重癥和死亡病例。積極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突發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率達100%。

  規范母嬰保健服務,所有醫療保健機構,按照《河南省助產技術服務標準》均取得《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執業許可證》,從事助產技術服務人員具備執業(助理)醫師資格,取得助產技術服務培訓合格證。各行政村均配備專職婦幼保健員,并進行了業務培訓。全縣孕產婦住院分娩率100%。

  (六)衛生監督執法力量不斷加強

  不斷加強依法監督能力,積極開展傳染病防治、學校衛生、公共場所、生活飲用水以及職業放射等方面衛生監督工作。以打擊非法行醫和整頓規范公共衛生秩序為重點,嚴厲打擊違法行為。不斷完善衛生監督體系,在全縣16個鄉鎮均成立了衛生協管站,聘用了專(兼)職衛生監督協管人員和衛生監督信息員,使衛生監督機構延伸到鄉鎮、管理到村。

  (七)醫療服務能力明顯增強

  一是不斷加強醫護質量管理。認真開展“三好一滿意”和“控費用、強服務,創建人民滿意醫院”活動,持續改進和提高醫療質量。每年都舉辦全縣護理、院內感染知識培訓班,同時成立了由相關股室人員和縣級醫院業務骨干組成的工作組,對全縣醫療機構進行集中整頓,有效提高了醫療機構的醫療質量。

  二是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組建完成了全縣衛生人才培訓專家庫,累計培養、培訓醫療機構業務技術骨干1000余人次;與北京延慶對口幫扶工作對接,開展各種學術交流活動9次,派專業技術人員赴京進修23人次;積極開展全科醫生培養工作,培訓全科醫生54名;加強鄉村醫生業務培訓工作,累計培訓鄉村醫生8000余人次,200余名名鄉村醫生參加了在崗鄉村醫生中專學歷教育學習。

  三是中醫創建工作卓有成效。加強中醫藥服務體系及服務能力建設,弘揚中醫藥文化,鼓勵醫療機構提高中藥使用比例,充分發揮中醫藥在醫療和預防保健中的作用。

  (八)愛國衛生及健康教育工作成效顯著

  縣委、縣政府將環境衛生整治納入常態化管理,愛衛辦在雙創辦及相關部門領導下,每星期對各單位衛生責任區進行督查,實現了城區環境衛生全時段、無縫隙的工作目標,順利通過了河南省衛生城市的驗收。健康教育工作成效顯著,群眾健康知識知曉率達到80%以上。控煙工作卓有成效,公共場所吸煙人數明顯減少。

  二、存在的問題和制約因素

  雖然我縣衛生計生事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當前的醫藥衛生計生事業發展水平與人民群眾健康需求及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要求還不相適應,衛生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結構性和素質性等矛盾仍然突出;穩定的衛生投入與增長機制尚未形成,醫療衛生的公益性、公平性和績效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城鄉和區域醫療衛生計生事業發展不平衡,資源配置不合理,公共衛生和農村醫療衛生工作相對比較薄弱;群眾對衛生服務需求日益增長,加強衛生人才、科技、信息等要素建設,提升衛生軟實力的要求更為迫切;城市化、工業化和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衛生工作面臨傳染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和重大公共衛生安全問題等多重挑戰,衛生服務模式與疾病譜變化還不相適應;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艱巨性、復雜性進一步凸顯,重大體制機制問題亟待破解。這些問題和矛盾的存在制約了醫療衛生計生事業的健康發展,也是我縣“十三五”期間衛生與健康發展中需重點關注和逐步加以解決的問題。

  三、“十三五”衛生與健康發展規劃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堅持衛生計生事業發展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協調的原則,以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為著力點,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計劃生育服務管理體制改革;以加快衛生計生發展轉型、提升衛生計生服務能力為導向,完善新型公共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人口宏觀調控體系;以提高人群健康素質、增進健康水平為目標,促進人口與資源、環境、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我縣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發展目標

  1、總體目標

  到2020年,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逐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衛生與健康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人人擁有較高水平的基本醫療保障,城鄉之間和不同人群之間的健康狀況和衛生資源配置差異明顯縮小,衛生與健康服務的可及性、公平性明顯提升,居民健康生活質量明顯改善,人群主要健康指標達到國家平均水平。落實國家“全面二孩”政策,人口性別結構趨向正常,出生人口缺陷發生率有所下降。建設家庭發展中心,著力構建新型生育文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2、具體指標

  ——居民健康素質明顯改善。全縣居民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5歲;孕產婦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控制在8/10萬和5‰以下;城鄉居民健康素質差異進一步縮小。

  ——健康公平與保障能力不斷增強。農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醫保參保率達99%以上,政策范圍內住院補償率達到75%以上;飲用安全自來水比例達到99%以上。

  ——醫療衛生資源配置更趨合理。每千人執業(助理)醫師數不低于2.8人,每千人注冊護士數不低于3人,每千人床位數達到6張,城鄉衛生資源的均衡化水平明顯提高。

  ——居民健康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城鄉居民衛生服務覆蓋率95%以上;居民20分鐘到達醫療衛生機構的比例達到95%;居民健康知識知曉率達到90%;主要慢性病規范管理率達到60%以上。

  (三)工作重點和任務

  “十三五”期間,我縣醫療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要緊緊圍繞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和計劃生育服務管理體制改革工作,著力提升衛生計生人才、科技、信息化的科學發展,力求創新體制機制,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夯實和提升衛生計生發展的硬基礎和軟實力,實現衛生計生事業發展的轉型升級。

  1、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

  (1)健全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機制

  認真落實政府辦醫責任,圍繞破除以藥補醫機制,建立健全財政補助與績效考核結果掛鉤的補償制度,健全政府衛生投入、醫療服務價格調整、人員編制標準等相關配套政策,完善以藥品零差率銷售為核心內容的體制改革內容。

  (2)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

  進一步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優化惠及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切實減輕群眾個人支付的醫藥費用負擔。不斷完善全縣城鄉醫保統一政策,規范籌資機制、籌資標準、參保對象、起付線、封頂線、補償水平、結報方式和管理形式。到2020年,全縣農民和城鎮居民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非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對象的在校大學生、城鎮中小學生參保率達到90%以上。到2020年,籌資水平達到每人每年700元以上,參保城鄉居民政策范圍內住院報銷比例達到75%,門診報銷比例達到并超過60%,最高支付限額達到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8倍以上。調整醫保報銷政策,積極探索按總額預付、按病種付費和按人頭付費等支付方式改革,全面引進商業保險機制,提高大病保險的支付額度。適當提高基層醫療機構預算總額和患者就醫的報銷比例,通過經濟杠桿的調控作用,逐步建立“分級診療”的合理秩序。

  (3)全面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

  政府舉辦的醫療衛生機構包括村衛生室全部配備和使用基本藥物。按照防治兼顧、安全有效、價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藥并重的原則,規范藥品網上集中采購制度,做好常用低價藥品供應保障工作,建立健全以基本藥物制度為基礎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加強對臨床用藥的指導和監管,規范基本藥物臨床應用,醫務人員和群眾普遍形成合理的用藥習慣。

  (4)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完成縣醫院易址新建、婦幼保健院和湍東鎮衛生院的梯次搬遷項目建設以及縣二院服務能力提升項目建設,新建或改擴建5—8所衛生院門診病房樓。到2020年所有鄉鎮衛生院都達到國家制定的標準。鞏固“十個全覆蓋”工程標準化村級衛生室項目建設成果,拓展建設范圍,到2020年全部鄉村衛生室達到標準化村級衛生室。完善以服務質量和服務數量為核心、以崗位責任與績效為基礎的考核和激勵制度,逐步實行醫務人員的工資水平與當地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平均工資水平相銜接、與地區經濟發展和物價水平相適應、與崗位職責和實際貢獻相匹配的績效工資制度。探索建立鄉村醫生養老保障機制,穩定和發展鄉村醫生隊伍。充分發揮中醫藥“簡、便、驗、廉”的優勢,為城鄉居民提供安全有效和低成本服務。

  (5)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

  完善以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為基礎的醫療服務體系的公共衛生服務功能,建立分工明確、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協調互動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提高公共衛生服務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促進城鄉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適時調整和擴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增加和完善服務內容,實現居民健康檔案規范動態管理目標。重點做好60歲以上老人、6歲以下兒童、育齡婦女等重點人群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和精神疾病等重點對象的健康檔案建檔和后續管理工作。

  (6)建立完善分級診療制度

  綜合運用醫療、醫保、價格、宣傳等手段,完善醫療分流、上下聯動、對口支援、增強能力、簽約服務等機制,逐步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分級診療、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就醫制度,形成“首診在基層、轉診到醫院、康復回基層”的就醫格局和科學合理的醫療服務體系,建立各級醫療機構之間的便捷轉診通道,控制縣外轉診比例。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分級診療制度,縣內診療比例達到90%。

  2、不斷提高衛生與健康的服務水平

  (1)完善計生工作新機制。把穩定適度的低生育水平、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納入改善民生和新農村建設的總體布局,堅持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的領導責任機制,完善人口計生責任目標考核評估辦法。以綜合治理為核心,堅持黨政領導、部門配合、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各負其責。采取行政、教育、法律、經濟等多項措施,做好計劃生育工作。根據計生工作重點難點在基層、人員流動性強的實際情況,把工作著力點放在基層,明確縣鄉村三級的服務管理職責,保障人員、報酬、責任落實到位,全面提高基層工作水平。加大人口計生事業經費投入,保障獎勵政策、免費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項目的落實。

  (2)加強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能力建設。調整和充實疾控機構職能,提高專業能力水平。繼續切實做好各類傳染病防控工作,進一步加強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控,加強健康危害因素監測能力建設,加強艾滋病篩查網絡實驗室建設。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逐步建設成為全縣傳染病預防控制、地方病防治、食物與職業中毒預防控制及慢性病防治的業務技術中心,加強實驗室建設,達到省級領先水平。

  (3)健全婦幼保健與計劃生育服務體系。加大建設力度,逐步把縣婦幼保健與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建設成為集全縣婦幼保健、優生優育、生殖健康和婦幼衛生信息監測等功能于一體的婦幼公共衛生業務指導中心。積極探索各具特色的生殖健康促進模式,實施“新家庭計劃”發展項目,建立“0—3周歲嬰幼兒早教中心”。開展基層醫療機構規范化婦兒保健門診的建設工作,整合衛生、計生服務資源,不斷拓展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內容和范圍。完善婚前醫學檢查和孕前檢查網絡,加強和規范產前篩查、診斷和新生兒疾病篩查、治療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4)加強公共衛生應急綜合能力建設。建立健全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和預警、監測報告信息網絡體系,到2020年,建立聯接縣鄉村的公共衛生信息網絡,網上疫情直報率達到100%。加強急救機構建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傳染病疫情和健康危害因素等相關公共衛生信息數據采集、網上實時報告、預警監測、指揮調度的統一管理,逐步實現立體化醫療救援體系,增強快速反應能力。

  (5)加強衛生計生執法工作。進一步完善衛生計生監督機構建設,建立起能適應轄區衛生計生執法工作的機構和隊伍。完善衛生計生執法工作網格化監管模式,規范衛生計生執法行為和程序,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嚴把衛生行政許可關,加強監督執法,打擊違法行為,規范市場秩序。繼續推行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重點強化對公共場所的衛生監管力度,嚴厲打擊非法行醫、非法采供血和科室出租等違法違規行為,規范醫療服務市場。加強部門聯合和區域協作,探索建立跨部門的出生性別監控系統和選擇性別終止妊娠綜合監管制度,嚴厲打擊“兩非”行為,依法嚴懲溺棄、殘害女嬰和歧視、虐待生育女嬰的婦女等違法行為,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

  (6)做好人口動態監測,根據國家和省市部署穩步落實“全面二孩”政策。深入開展誠信計生活動,全面開展“陽光計生”和“依法行政示范鄉鎮”創建活動,推行政務公開,促進計生權利陽光運行、計生管理陽光操作、計生服務陽光開展。加強信訪長效機制建設,努力提高初信初訪一次辦結率。

  (7)實施幸福家庭促進計劃。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市各項法定獎勵優惠政策,認真做好計劃生育獎勵對象的審核審批工作。在各鄉鎮設立集新型婚育文化建設、計劃生育政策法規宣傳為一體的家庭發展中心,推進新型生育文化建設。推進社會公共政策、民生普惠政策,優先優待符合條件的計劃生育扶貧對象,推動普惠性政策與人口計生政策的有效銜接。落實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扶助關懷政策,提高獎勵扶助資金比例,與民政部門建立失獨家庭、雙女戶家庭養老中心或社區家庭養老幫扶制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8)完善流動人口管理服務。以建立“統籌管理、服務均等、信息共享、區域協作、雙向考核”的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機制為核心,不斷健全完善流動人口“一盤棋”綜合管理服務模式。加強部門協作,健全流動人口職能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定期解決流動人口計生管理服務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加強區域互動,不斷完善跨縣流動人口綜合服務管理工作機制,努力實現互供資料、互通信息、互相配合、共同管理的工作模式。充分發揮流動人口PADIS平臺作用,及時交流、反饋信息,不斷提高流動人口信息化服務管理水平。

  (9)廣泛深入開展城鄉愛國衛生運動。積極推進國家衛生城鎮創建活動,建立健全農村環境衛生保障體系,加快推進農村飲用水及農村改水改廁、垃圾和生活污水處理等各項衛生環境治理工作。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縣所有行政村的環境整治,進一步優化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有效預防和控制各類傳染病、地方病,提高生命生活質量,全面保護農民健康。廣泛開展健康教育與促進工作,建立健全專業化和社會化相結合的健康知識普及教育工作網絡,到2020年,居民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都達到90%以上,創建成為國家級衛生縣城。

  (10)扶持發展健康產業。完善健康產業行業標準和執業規范,大力發展與健康直接或間接相關的產業,形成完整的健康產業鏈和產業體系。重點支持和規范發展以預防疾病、維護健康為目標的健康管理產業、養生保健產業、商業健康保險產業、老年護理產業、健康文化產業,進一步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服務需求。

  (11)加快縣中醫事業發展。進一步加強中醫基礎設施、服務網絡和人才隊伍建設,推進中醫藥繼承與創新。加強中醫院服務能力建設。認真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藥服務能力和水平,不斷滿足基層群眾的需求。積極開展實用技術和傳統診療方法“治未病”服務。大力鼓勵支持農民種植中草藥推動全縣中醫藥事業的全面發展。支持鼓勵社會資本舉辦中醫院、療養院和中醫診所。鼓勵有資質的中醫專業技術人員特別是名老中醫開辦診所。允許藥品經營企業舉辦中醫坐堂醫診所。對社會資本舉辦僅提供中醫藥服務的傳統中醫診所、門診部,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區域衛生發展規劃不做布局限制。允許取得鄉村醫生執業證書的中醫藥一技之長人員,在鄉鎮和村開辦只提供經核準的傳統中醫診療服務的傳統中醫診所。

  (12)有序開放醫療市場,積極支持民營醫院發展。按照城鄉一體化、政策平等化、管理規范化的原則,結合《內鄉縣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內鄉縣縣域醫療衛生體系服務規劃》,通過扶持鼓勵、規范引導、公平競爭,發展一批有規模、有質量、有技術、有品牌的民營醫院,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到2020年民辦醫院病床數達到全縣人口每千人1.5張水平。

  (13)創新衛生計生人才發展。圍繞衛生計生人才培養、使用與管理等環節,以高層次專業人才為引領,以實用型人才為基礎,以創新型管理人才為重點,營造一支結構優化、素質優良的衛生計生人才隊伍,形成合理的年齡梯度和學科結構。完善衛生計生人才培養機制,堅持自主培養和人才引進并舉,繼續推進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10—20名市級重點學科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培養100名青年優秀人才。繼續定向培養農村社區醫生,著力解決農村人才不足的局面。到2020年,基層醫療機構的全科醫學知識崗位培訓率、全科護理崗位培訓率分別達到95%和90%。完善衛生計生人才管理機制,對在基層工作的人才在工資、職稱等方面實行傾斜政策,建立基層服務津貼制度,引導和規范城鄉、區域之間人才合理流動。

  (14)加快衛生計生信息化建設。高標準、高起點、高質量建設全縣衛生計生信息網絡系統,強化部門間的信息互換共享工作,實現各級各類衛生計生機構聯網、信息互通共享,滿足廣大居民、醫務人員、衛生計生管理者等各領域人員對衛生計生信息的不同需求。


責任編輯: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