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色影院}-亚洲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网站,日本人中文字幕高清在线网站,亚洲精品久久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素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首頁 > 信息公開 > 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內鄉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內鄉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gmyjh.com ??2021-05-11 00:26?? 來源:內鄉縣政府

內鄉縣十五屆人大

七次會議文件十一

 

政 府 工 作 報 告

20214月28日在內鄉縣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上

內鄉縣人民政府縣長  楊曙光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縣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0年工作回顧及“十三五”主要成就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發展改革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縣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落實“六穩”“六?!保h經濟社會運行呈現厚積薄發、全面領跑態勢,實現了“十三五”和脫貧攻堅的圓滿收官,完成了縣十五屆人大六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勝利。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全面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從絕對忠誠、絕對負責、絕對領先、絕對過硬的政治高度,實行群防群控、聯防聯控,抓牢抓細各項舉措,僅用一個月時間就實現了確診病例、疑似人員、留觀人員“三個清零”,使內鄉成為全市確診病例最少的兩個縣之一,為經濟恢復贏得了主動。在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的前提下,有序推動復工復產、復市復業、復商復學,暢通經濟循環,把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成為全市一季度唯一實現財政收入正增長的縣區,繼而保持經濟運行逐季穩步提速,全年交上了一份彰顯內鄉硬核力量、體現內鄉效率、展現內鄉擔當的優異答卷。

(二)經濟運行持續穩定高速增長。全年GDP完成263.1億元,增長4.2%。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4%。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2.98億元,增長10%,其中稅收完成9.05億元,增長8.5%,稅收占比69.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8%;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3%。全縣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完成185.5億元,增長16.2%;金融機構存款余額完成327.3億元,增長21.1%。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基本全面位居全市各縣區第一。

(三)發展勢能和動能不斷蓄積。項目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全年納入省市級重大項目68個,當年完成投資107.8億元。納入“十四五”省級各項規劃項目庫項目總投資980.7億元。全年爭取一般性轉移支付28億元,爭取專項轉移支付3.5億元,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1.3億元,爭取一般債券項目資金1.8億元,爭取專項債券項目資金5.8億元。爭取京宛對口協作資金3114萬元。內鄉在全市年終重大項目建設綜合考評中位居第一。骨干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牧原集團總營收突破700億,出欄生豬1811.5萬頭,已躍居全球行業第一。全縣規上工業營收年度增長56.6%,利潤增長167%,利稅增長158.3%。產值超十億元企業達9家,稅收貢獻超千萬元企業達28家、超億元企業3家。25家規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收增長108.8%,18家物流企業營收增長117.2%。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新增高新技術企業7家。牧原集團獲批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金冠電氣新申報成省級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試點示范項目。土地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全年報批建設用地2908畝,通過增減掛鉤解決用地2819畝;報省政府掛鉤征收土地2410畝;拆舊復墾新增耕地1890畝,復墾券交易土地694畝收入8476萬元;土地整治新增補充耕地指標2855畝;土地調規492畝,調整補劃基本農田2534畝。區域性金融高地日益隆起。牧原股份通過信托、票據、債券等完成直接融資近60億元。牧原財務公司獲批進入國家銀保監會籌建規劃??h投控公司與省農開、市產投、牧原共同發起設立了總規模5.02億元的內鄉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股權投資基金。政府平臺公司市場化改革轉型初步完成。金冠股份IPO成功通過科創板上市委審核。農商銀行獲“全國農村金融優秀科技創新機構”榮譽稱號?!督鹑诜鲐毰c金融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編制完成。內鄉縣入選全國縣域數字普惠金融百強縣?,F代豬產業數字化供應鏈金融服務大數據平臺建設基本完成。電商發展方興未艾。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項目基本建成。農產品上行體系繼續鞏固。電商創業科技孵化園入選國家小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名錄。開放招商成效明顯。樹立供應鏈管理思維和產業生態建設理念,政企協同,推動形成了牧原供應鏈企業在內鄉縣域集群式入駐,目前共有3343家牧原供應鏈法人企業在內鄉注冊登記、結算和納稅。

(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三農”基礎更加穩固。全年轉移貧困勞動力就業17053人,安置貧困公益性崗位5913個,產業扶貧基本形成百花齊放局面。精準識別“兩類人群”1181戶3926人。全縣97個貧困村15959戶44442人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4.5萬畝,全年糧食總產達8.24億斤。內鄉縣被認定為全國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示范縣。成功獲批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全年煙葉產業綜合指標繼續位居全市第一,被確定為全省十大核心產煙縣之一。生產香菇4200萬袋,種植草腐菌8萬平方米。開工建設了默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南水北調引水工程等一批重點水利項目,被評為“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持續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坑塘整治、貧困村公共基礎設施及城鄉環衛一體化等項目建設,榮獲“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先進縣”稱號。

(五)新型城鎮化進程加速,城鄉建設協調推進。百城提質建設持續加力。縣域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基本完成。“生態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線基本劃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圓滿完成。西城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廠、湍東污水處理廠擴容改造完成,城區污水處理能力達到7萬噸/日。范蠡大街、酈都大道及寶天曼大道西段升級改造、長信路北延、永平路、鶴鳴路、德清路東延等一批市政工程順利建設。完成背街小巷改造35條,改造老舊小區10個,新建游園14個,琴治體育公園建成開園,新增綠化面積25萬余平方米。成功創建國家級衛生縣城。縣域公路網絡不斷完善。全年完成交通扶貧公路145.8公里,新建通村入組聯網道路194.6公里,修架農村公路橋梁28座1130延米,完成農村公路安全防護工程312公里,全省交通運輸脫貧攻堅暨“百縣通村入組工程”“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現場會在內鄉召開。

(六)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基本實現禁煤區內散煤和潔凈型煤“雙清零”、禁煤區外散煤“動態清零”,全年PM10濃度平均值69微克/立方米;PM2.5濃度平均值43微克/立方米;全年優良天數達291天,超出市定目標16天。出境水斷面水質綜合達標率 97%、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土壤污染防治體系基本建立,環境風險得到有效控制;重點行業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實現零增長,受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100%。寶天曼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獲批籌建。完成造林綠化6.86萬畝、國儲林造林2.3萬畝,新發展中藥材基地1500畝,改培核桃4500畝。

(七)民生福祉不斷增強。教育高地建設持續推進。高考一本進線1452人,本科以上進線4232人,3名學生被清華大學錄取。新建靈山學校、縣九小、酈都學校第二校區、復興學校新校區及菊潭高中二期投入使用,新增城區義務教育段學位4125個、高中階段學位1815個。教育信息化扶貧整縣推進項目基本建成,牧原產業學院籌建啟動,農村教師首批保障房開工建設。衛生健康服務穩步提升。縣醫院傳染病區、縣公療醫院整體遷建順利推進,縣醫院中西醫結合病房樓、醫養結合樓主體完工,縣殘疾人綜合康復樓封頂,鄉村衛生院(室)全部達標建成。社會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全年城鎮新增就業6440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9921人。建立“四集中”機構78所,入住失能半失能貧困群眾2113人。全年重度殘疾人享受護理補貼新增1001人,困難殘疾人享受生活補貼新增1028人。文旅事業繁榮發展。“三館一院一中心”項目主體完工;縣衙歷史文化街區東區部分招商運營。吳埡石村特色民宿集聚區項目首發區開工,灌漲馬集藝術村及田園綜合體規劃方案啟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社會大局安全穩定。平安建設再創佳績,年度群眾安全感和執法滿意度評價雙獲全市第一,安全生產綜合績效及省安委會異地執法督導檢查結果均位居全市第一。同時持續加強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退役軍人服務保障不斷強化,民宗、僑務、商貿流通、史志及群團工作都取得了新成效。

我們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和政協提案,扎實推進依法行政,開展重點工作常態化跟蹤審計,深入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政府自身建設和治理能力持續提升。

各位代表!2020年各項工作的完成,標志著“十三五”規劃的圓滿收官?!笆濉睍r期是我縣戰勝嚴峻考驗,在多個領域取得輝煌成績,實現歷史性突破的一個時期,內鄉縣也從跟跑、并跑,進入到了一個勇當區域發展領跑者的嶄新階段!

——這五年,綜合經濟實力實現重大跨越全縣GDP從147.9億元增至263.1億元,年均增長11.6%;人均GDP從2.66萬元增至4.64萬元。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7.27億元增至12.98億元,年均增長12.3%。稅收從5.2億元增至9.05億元,年均增長11.7%。全縣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從93.7億元增至185.5億元,增長1倍。金融機構存款余額從134.8億元增至327.3億元,增長1.4倍,人均存款占人均GDP的比重從91.1%提升至124%,內鄉經濟全面實現了從全市第三方陣到第一方陣的跨越。

——這五年,高質量發展邁出重要步伐。全縣產業結構從23.9:41.6:34.5調整至20:43.8:36.2,“二三一”型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2.8%,占全市總量的比重由6%提升至13.3%。高新技術企業個數從4家增至21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從21.6%提升至85.6%。上市掛牌企業及全資子公司達到7家,區域經濟證券化水平全省領先。

——這五年,三大攻堅戰取得顯著成效。以脫貧攻堅統攬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創新“內鄉5+”扶貧模式,累計分紅3.29億元;創新“七有”標準,易地搬遷貧困群眾2150戶6875人,改造危房5321戶;解決農村17.98萬人安全飲水問題;建設扶貧車間近百個,開發各類公益性崗位5913個。內鄉脫貧攻堅綜合考評連年位居省市前列,榮獲“全省脫貧攻堅先進縣”榮譽稱號,圓滿實現了高質量脫貧。堅持“兩山論”理念,創新“3+3+N”污染防治攻堅工作體系,持續改善目標,逐年實現了“兩降一增”,PM2.5、PM10均值低于全市,空氣質量持續優良。取締整治1032家畜禽養殖場(戶),建成生活污水微動力處理設施33個,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效。政府隱性債務有效管控,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縱深推進,安全生產及信訪形勢穩定,守住了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這五年,基礎能力建設更為堅實。全縣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完成450億元,年均增長17.3%。煤電運項目電廠2X100萬千瓦第一臺機組建成投運,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達77兆瓦。滬陜、內鄧高速及寧西復線、浩吉(蒙華)鐵路內鄉段建成通車。新改建農村公路846公里,新改建干線公路90公里,全縣交通公路密度由89公里/百平方公里提升至163公里/百平方公里,創建成“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實施云露湖水庫、北灣水庫及南水北調引水工程,完成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48座,治理河道46公里。新報批建設用地16073畝,出讓土地129宗7065畝,收入累計超30億元,實施土地綜合整治,新增補充耕地12900畝,推進宅基地拆舊復墾新增耕地10283畝,補充耕地和復墾指標交易4105畝,收入突破10億元。

——這五年,民生福祉顯著增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3%。每年財政支出用于民生事項保持在80%以上。城鎮最低生活保障金由每年的4800元提高至720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由每年的3000元提高至4560元。累計新增城鎮就業3.1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4500人。發放進城購房補貼5459萬元,棚戶區改造30.6萬平方米。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七個一”工程實現全覆蓋。新建、改擴建各類學校136所,新增義務段學位19543個;新增高中段學位9116個。城區醫院梯次搬遷升級完成,125個村衛生室達標建設,新增床位1750張,每千人床位達4.9張,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這五年,改革開放取得關鍵性突破。“多證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放管服”改革、“一網通辦”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以及產業集聚區體制機制改革、黨政機構改革順利推進。探索實施了“龍頭企業+園區平臺+政務服務+金融服務”和“專業園區+資本招商”等模式,簽約超億元項目185個,新開工超億元項目185個,其中超5億元項目35個,超10億元項目15個,招商引資的簽約率、開工率、資金到位率、建成投產率始終位居全市前列。

各位代表!回顧過去五年的工作,我們深切地體會到,這些成績的取得,最根本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是縣委統攬全局、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加強監督、鼎力支持的結果,是全縣干群上下同心協力、務實重干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離退休老同志,向駐內部隊、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內鄉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經濟發展不充分不平衡仍是主要矛盾,大部分人均量仍低于全省、全國平均水平;產業轉型升級較慢,高質量發展不充分,處于價值鏈低端的初加工工業總量占比過高,稅收貢獻度低;城鎮化發展相對滯后,衛生縣城和文明縣城創建工作整體處于全市落后位次;文旅產業等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后,與內鄉豐富的人文和自然資源稟賦不相匹配。干部作風仍不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學習不深不實,素質能力欠缺,擔當精神不足,工作的主動性、協同性、創新性有較大差距。對此,我們要清醒憂患,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

二、“十四五”時期及2021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

當前,內鄉已經進入領跑區域發展的新階段,開啟了縣域經濟全面振興的新征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縣正處于重大戰略機遇的疊加期、蓄勢躍升的突破期和轉型升級的關鍵期。我們必須善于觀大勢、謀全局,增強機遇意識,努力育新機、開新局。根據《中共內鄉縣委關于制定內鄉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縣政府編制了《內鄉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請大會審議。

《綱要草案》提出了“十四五”時期全面實施優勢產業在地化全產業鏈集群發展、重大基礎能力全面提升、建設金融高地、教育高地及數字賦能五大戰略,確定了打造“全國現代豬產業第一縣”,建設“全省鄉村振興先進縣”“全省縣域治理‘三起來’示范縣”“豫鄂陜交界區域性綜合物流樞紐”,進入全省經濟二十強等發展目標;并對未來十五年進行了遠景規劃,要朝著“全國經濟強縣”“全國鄉村振興先進縣”“全國縣域治理現代化先進縣”的奮斗目標邁進。

“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是:經濟實力更強。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以上,力爭2025年達到500億元以上;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8%,力爭2025年達到30億元以上;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投資額年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8%以上;綜合經濟實力和發展水平進入全省前二十強。產業量級更大結構更優。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集聚度達到80%以上;著力培育裝備制造、綠色肉食品深加工、紙產品加工及綠色印刷包裝、能源及高載能、新型建材及民爆器材等五大產業集群,工業總量達到千億級。創新能力更強。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更加健全,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明顯加快,全縣研發投入強度顯著提高,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走在全市前列。開放度更高。開放領域全面拓展、開放平臺更加多元、開放效應持續放大,內需潛力充分釋放,區域物流樞紐和能源供給優勢更加彰顯,對外出口和實際利用外資較“十三五”末實現翻番。社會發展更好。城鎮化水平顯著提升,就業、教育、社保、醫療、住房等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居民收入增速與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同步,社會困難群體生活更有保障,普惠養老體系基本形成,民生保障水平走在全省全市前列。生態環境更美。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水平提升,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空氣和水質量達標率明顯提高。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屆十二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市委六屆十二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以及縣委十三屆十四次全會暨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爭創全省縣域治理“三起來”示范縣,爭當區域發展領跑者,確?!笆奈濉遍_好局、起好步。

今年政府工作的目標任務是:總量指標方面,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以上。結構指標方面,三次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保持“二三一”型結構,二產、三產占比持續提升,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占工業增加值比重進一步提升,生產性服務業和現代服務業提速提質發展。效益指標方面,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1%以上,稅收占比持續提升,達到72%以上,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分別提高1.5個百分點、2個百分點。民生指標方面,城鄉居民收入與地區生產總值同步增長,生態環境質量與經濟質量效益同步改善,社會事業與經濟發展水平同步提高。

今年重點做好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抓項目強投資,持續增強區域發展基礎能力,持續強化區域競爭比較優勢

堅持以項目工作為主導,通過抓項目強投資來優化經濟結構,提升發展基礎能力。重大基礎能力項目,全力做好S330、S243項目投資建設,加速專用鐵路和牧原智慧物流園、煤炭儲備基地和煤貿電子化交易中心建設。啟動風光水火儲一體化試驗區規劃編制,實施縣產業集聚區增量配網、集中供熱及供汽項目,著力實現區域多能互補、智慧管理、降本增效。續建南水北調引水供水和北灣水庫工程;持續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組織實施相關鄉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全國試點項目,有序推進撤村并點和宅基地騰退。開工建設牧原大數據中心,逐步加密充電樁布點,打造標桿型的數字化牧原食品產業園區。產業類項目,續建牧原肉食產業綜合體、農牧裝備產業園、華福包裝科技產業園、金冠智能電氣產業園、紙產品工業園,新開工電商網貨加工基地、年加工100萬噸小麥和年加工100萬噸大豆、牧原食品產業園二期、樂凱華光免處理膠印版材、華??萍几咦韪裟ぁ⑻旖蚣t日藥業國內最大的肝素鈉原料藥生產基地等項目。新型城鎮化類項目,續建渚陽大街、范蠡大街、酈都大道改造提升、興業路、長信路,新開工飛龍大道北延、匯金路、創業路、菊潭客運站等項目。環保和生態建設類項目,續建默河水環境綜合治理,新開工湍東湍西兩個污水處理廠擴容、刁河水環境綜合治理、灌漲等四個鄉鎮污水處理廠、黑崖山、柏樹山等礦山生態修復等項目。社會事業及公共服務類項目,續建“三館一院一中心”、湍東完全學校等項目,新開工牧原產業學院、縣醫院新傳染病區、縣疾控中心搬遷升級、縣中醫院整體遷建、泰隆完全學校等項目。鄉村振興類項目,續建國儲林、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等跨年度大項目,新開工6萬畝高標準數字化種養循環示范區、600畝設施蔬菜植物工廠全產業鏈項目、10萬畝國儲林、產村融合型田園綜合體等鄉村振興項目。

(二)推動產業升級,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提升工業發展的量級和能級。堅持工業發展的戰略核心地位,在優化工業結構和提升工業質量的基礎上進一步加速壯大工業總量大力發展優勢產業鏈集群。按照“十四五”末千億級工業總量規劃,初步布局了五大工業集群:裝備制造業集群,包括汽車零部件、輸配網裝備和農牧裝備產業,“十四五”末規劃產值300億元;農副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包括糧食飼料加工、綠色肉食品深加工、生物制藥產業,“十四五”末規劃產值400億元;紙產品加工和綠色印刷包裝產業集群,“十四五”末規劃產值100億元;能源及高載能產業集群,“十四五”末規劃產值100億元;新型建材及民爆器材等其它產業集群,“十四五”末規劃產值100億元。實施一批“三大改造”項目,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培育戰略新興產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和產業數字化,打造一批人工智能車間、智能工廠,培育一批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云商科技平臺。建設對標國際水平的數字化牧原食品產業園,全力打造全國現代豬產業第一縣。支持飛龍新上節能汽車渦殼智能制造新模式應用。支持金冠建設全球工業4.0級智能化多層壓敏電阻和配網產品生產基地。支持華福包裝科技煙包擴能,新上高阻隔膜生產及應用、數字標簽、高端高速智能化拉伸多功能膜、新一代免處理膠印版材生產線等項目,建成行業一流的包裝科技產業園。著力培育優勢骨干企業。優化服務、營造環境,使內鄉成為產生企業家、吸引企業家和企業家茁壯成長施展才干的熱土;用足用活各種政策工具,激勵各種創新,包括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業態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對接資本、吸引資本、集聚資本,持續提升縣域資本形成能力。力爭到2025年產值或收入超百億級企業不低于5家,產值超20億元企業不低于10家,納稅超億元企業不低于10家。著力提升科技創新支撐能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多策并舉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做到扶持政策到位、創新投入到位和體制機制改革到位。落實好人才新政、諸葛英才計劃;發揮好政府引導性基金、創投貼息、創新孵化平臺和政府采購等支持方式的引領、帶動作用,引導企業增加技術創新投入,導入更多的頭部型、創新型企業投資項目。加力創新平臺建設,大幅度提高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在工業增加值中的比重。

加快服務業發展。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標準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定制化和高品質轉變。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發揮縣衙對全域旅游的龍頭帶動作用,全面完成縣衙歷史文化街區拆遷建設任務,加快東區察院街對外開放運營,推進特色商業區、智慧旅游和文商旅融合發展;加快推進吳埡石村特色民宿集聚區和馬集藝術村項目建設;支持云露山、二龍山特色化、差異化開發建設自然研學旅游基地和民宿度假休閑基地,推動寶天曼旅游景區的戰略重組。籌建豫西六地委紀念館、豫西牽牛指揮部舊址紀念館、桃莊河精神紀念館、鄧瓷博物館、民俗博物館和茶庵遺址文化公園。全面打造一批公共文化地標,加快“三館一院一宮一中心”建成對外開放;推進牧原肉食產業綜合體工業旅游和豬文化博物館等文旅元素的導入,創新發展三產融合型旅游觀光新業態。推進金融高地建設進入新階段。著力增加金融供給,支持廣發銀行、洛陽銀行在內鄉設立分支機構,鼓勵轄內企業與央企加強合作,引導央企資金在內鄉持續增加投入。大力拓展數字化普惠金融、供應鏈金融應用領域,整合開發省市縣共享的政務大數據資源,建設生豬產業鏈大數據金融服務平臺,推動金融數字賦能;逐步擴大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投資基金規模。強化農村普惠金融服務網點和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鄉村振興金融保障能力。著力推進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實現金冠電氣科創板上市,推動華??萍冀铓ど鲜?,啟動農商行三年上市行動計劃,做好上市掛牌重點后備企業輔導,形成資本市場梯次發展格局,持續提升資本形成能力和區域經濟證券化水平。著力持續優化金融生態,嚴厲打擊惡意逃廢債行為,保持不良貸款清收力度不減,健全金融信用體系建設,營造守信受激勵失信受懲戒的信用環境。大力發展電商和物流倉配業。以實施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項目為抓手,深入開展“互聯網+”行動,打造縣域電商生態鏈。大力推進牧原智慧物流園、網貨加工基地和標準化中藥材倉儲物流基地等項目建設;完善電商服務體系,推動優質農副產品與消費實現無縫對接,激活縣域內農產品上行和消費品下行的通暢渠道,提升縣域電商大數據平臺運營水平。加速養老服務業發展。積極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體系;培育醫養、康養一體化的中高端機構養老服務模式;完善提升社區養老設施和服務平臺建設,發展嵌入式社區養老;開展“助潔、助殘、助浴、助醫”等居家養老服務,形成以“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居家養老”相結合的養老服務供給體系,帶動醫養、康養等關聯產業發展。引進培育優質商貿、建筑和房地產龍頭企業。支持本土建筑業、房地產企業升級發展;有計劃引進一批具有優質品牌的施工企業和房地產企業來內鄉投資發展,區域總部遷入或在內鄉注冊項目公司,帶動本土建筑業和房地產企業經營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引進商貿龍頭企業,推進紅星家世界城市商業綜合體建設。

著力打造“10+2+1”園區。加快推進牧原食品產業園、農牧裝備產業園、紙產品工業園、華福包裝科技產業園、寅興裝備式建筑產業園、金冠智能電氣產業園,網貨加工基地產業園、能源及高載能產業園、新型建材產業園、鋼結構部件產業園、牧原智慧物流園、煤貿物流園和牧原肉食產業綜合體等專業化園區平臺建設,實現“園區等項目”。改善電、汽供給和金融服務等功能性要素保障;完善全生命周期、全要素保障的原創孵化、培育升級、引進注冊、融合發展機制,推動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生態鏈延展突破。

加強招商引資力度。發揮核心企業對供應鏈企業的多元賦能型招商促進作用,重點圍繞牧原、仙鶴、華福、電廠等核心企業的上下游供應鏈企業,瞄準行業頭部企業和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出臺定制化政策,點對點精準招商,著力形成供應鏈企業總部集聚,形成愈加完善的產業生態;同時運用成熟的“龍頭企業+園區平臺+政務服務+金融服務”等招商模式,圍繞能源、物流等比較優勢和鄉村振興的需求展開招商。

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建立完善營商環境工作推進、評價和獎懲機制,開展對標優化和核心指標攻堅行動,重點降低土地、能源、物流、人力、融資、稅費、水資源等要素成本;營造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完善公共基礎設施,提升發展承載力;提高政務服務效能,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營造優良的營商環境。

(三)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繼續對脫貧村、脫貧人口開展動態監控,持續跟蹤收入變化和“兩不愁三保障”鞏固情況,定期核查,及時跟蹤幫扶,落實幫扶措施,確保不出現大規模的返貧致貧。強化產業就業幫扶,扶持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做大做強,全面促進扶貧產業提檔升級,同時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強化易地搬遷后續扶持,持續完善集中安置區公共服務和配套基礎設施,大力發展搬遷安置區產業。加大對非貧困村的資金扶持力度,在涉農資金整合上,在兼顧脫貧村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鞏固的同時,逐步向重點非貧困村進行傾斜,實現脫貧村與非貧困村均衡發展。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從六個方面發力:資源資產化。統籌規劃整合鄉村空間(土地)和自然生態資源(山水林田湖草),置入金融資本等現代生產要素,構建在地化全產業鏈生產交易體系,發展生態經濟和經濟生態化,提升農業農村產品服務供給價值鏈。推動“資源資產化、資產資本化、農戶權益股份化”。探索農戶宅基地自愿有償退出補償機制,增加農戶財產性收入。產業振興。扛穩糧食安全重任,逐步建成水肥一體、自動灌溉、種養循環、數字農業的高標準農田40萬畝以上,提升糧食綜合產能。發展特色、高效農業,把煙葉產業打造成可長期持續發展的戰略特色產業,穩規模、優結構、轉方式、強基礎,確保完成2.5萬畝6萬擔。規劃建設6000畝設施蔬菜植物工廠,打造“番茄大縣”。引進培育特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支持食用菌、酈邑貢菊、林果、木本油料、中草藥等特色農業發展,著力布局形成從育種育苗到分揀、預冷、包裝等初加工,再到深加工和市場渠道建設的全產業鏈生產交易體系。發展農業農村休閑業態,文旅賦能,實現產品服務的在地化銷售,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施新鄉建行動。對村莊進行分類規劃,統籌完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深入開展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整治,持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廁改,優化農村公共服務,讓鄉村既有美麗“面子”,更有厚實“里子”。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以土地制度改革為牽引,抓好農村全面改革,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讓“資本下鄉、市民下鄉”。鞏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健全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推進“一戶一宅”制度落實。數字賦能。推進智慧農業和數字鄉村建設,以應用場景創新為主導推動數字農業發展、數字鄉村治理、數字鄉村服務。加快布局5G網絡,搶占發展先機,推動農村電商進化與迭代。發展集體經濟,完善鄉村治理。堅持縣鄉村聯動,抓好基層黨建“政治引領”、基層組織“典型引領”、基層黨員“先鋒引領”、基層治理“創新引領”,重點強基固本,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選優配強鄉鎮領導班子;發揮農村新鄉賢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強集體經濟組織及社會自治組織建設。持續開展“三帶五聯”活動,扎實開展自治、法治、德治與善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深入開展文明鄉鎮、文明鄉村創建,加強家教家風建設,不斷提升鄉風文明。

(四)加速新型城鎮化發展

突出規劃的戰略引領和剛性控制作用。堅持“多規合一”,完善規劃體系,實現規劃全覆蓋,突出抓好城市設計;加強城市總規和土地利用規劃的銜接,全面完成縣域國土空間規劃,同步完成14個鄉鎮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加快村莊現狀測繪270個,完成20個村莊規劃編制,完成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評估調整劃定工作,進一步推動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和“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開發。

高質量推進縣鄉基礎設施建設??h城建設,持續實施“五大工程”:通達工程,續建長信路北延、長安路、興業路、永平路東段、好問路東西延、商圣路、德康路東延及內鄧高速至縣城連接線等工程;新建飛龍大道北延、匯金路、創業路、靈山路北延、濱河西路北延以及電廠和牧原智慧物流園周邊路網配套、“三館一院一中心”周邊路網建設。提升工程,對飛龍大道、范蠡大街、酈都大道、寶天曼大道西段、渚陽大街南北段、長寧南路以及老舊小區和背街小巷進行提升改造。靚化工程,續建城區游園、湍河西岸濕地公園,實施湍河老橋修復、湍河兩岸及主干道光亮工程等。清潔工程,施縣城污水處理廠擴容提升,逐步完善城區地下管網,實現雨污分流,實施湍河城區段生態修復及水環境綜合治理、污水處理再生利用以及四個鄉鎮污水處理廠等建設項目。公共設施配套工程,開工南水北調配套水廠及供水管網,繼續推進“暖化內鄉 氣化內鄉”工程,做好城區集中供暖規劃和熱源建設,加快與西氣東輸二線管網對接和城區支網、毛細管網鋪設進度,力爭到2025年縣城燃氣普及率和集中供熱普及率分別達到90%和50%以上。交通公路建設,續建S331線內鄉靈山機場至內鄧高速師崗出口段改建、蒙華鐵路快速通道,實施S330內鄉鎮平至清涼廟段改建、S243城區段改線、S243湍源至S329交叉段工程。實施菊潭和宛運汽車客運站搬遷升級,完成第二批“通村入組”工程及交通扶貧公路建設任務;做好道路安防養護工程建設,全面提高“管護養”水平。小城鎮建設。堅持突出重點、突出特色、培優育強、打造亮點的原則,發揮小城鎮連接城鄉的戰略節點作用,著力把鄉鎮建成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推動城鎮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持續完善道路、綠化、供排水、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加快城鎮建設步伐,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提升城市管理。完成城市綜合執法體制改革,嚴厲整治“雙違”行為,著力解決行政執法寬松軟的問題。持續開展省級文明縣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環境衛生、交通秩序、五小行業、背街小巷等專項整治活動;加快城市基礎設施管養運市場化步伐,提高背街小巷機械化清掃率,提升城區環境衛生質量,鞏固全國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啟動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打造數字城管,建設若干智能化社區,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加快人口轉移。全面落實農業轉移人口在縣城落戶零門檻政策,建立完善居住證制度,鼓勵農民進城落戶,有效保障進城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用好“人地錢掛鉤”配套政策,加快啟動實施撤鄉改鎮、撤村改居,全面放開城區落戶條件,著力提高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

(五)堅持綠色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樹立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著力減排治污、豐水增綠、資源循環利用,做好中央及省市環保督察巡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以實際成效回應群眾期盼,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持續鞏固三大保衛戰成效。著力打好藍天保衛戰,聚焦重點區域、重點行業,深化工業廢氣、工地揚塵等污染源治理,推進企業環保績效評價提標晉級,妥善做好重污染天氣預測、預警和應急處置,確保完成市定空氣質量改善目標任務。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以“河長制”落實河常治,加強河道生態修復,加大對湍河、默河、刁河、寺河流域等沿線村莊的污水、垃圾、秸稈、糞污等綜合整治,狠抓飲用水水源保護、消除黑臭水體,確保縣域內河流省控及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達標率100%。著力打好凈土保衛戰,抓好農用土地、建設用地及源頭管控,開展重金屬污染耕地治理,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加強秸稈禁燒與綜合利用,確保建設用地污染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全縣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5%以上。同時強化上級交辦問題整改銷號,緊盯整改實效,定期開展“回頭看”,嚴防敷衍整改、問題反彈。

加大環境攻堅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提升智能化監管水平,重點采取智能化、科技化、信息化等技防手段,加大對入河排污口、企業排污口等監控平臺建設,實施全區域智能監管。提升環保設施基礎能力,加快城區污水處理廠提標擴容改造及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完善污染防治攻堅工作機制。形成科學治污、精準治污、依法治污的工作體系,建立對部門及鄉鎮、企業落實污染防治任務定期量化考評獎懲機制,分類指導各企業落實污染防治措施,分行業提升科技治污的能力和水平。完善環境攻堅保障體系,建立健全攻堅辦組織機構、運行機制。強化環保執法監管,扭轉執法不嚴、監管缺失的局面。
    提升生態系統質量。持續開展“國土綠化提速”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行動,加大圍村圍鎮圍城“三圍”造林力度,完成新造林2.73萬畝,新建國儲林1.33 萬畝,新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養林1萬畝,完成退化林修復1萬畝。嚴厲打擊非法采礦盜沙破壞生態環境行為,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和生態修復。同時借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寶天曼世界生物圈第二個十年評估,縱深推進綠色發展。

(六)保障改善民生,不斷增強人民福祉

持續推進教育高地建設。堅持以全面提升教育質量為核心,打造高質量的教育體系。持續加大城區學校建設力度,推進牧原產業學院一期建設,啟動縣職專整體搬遷,著力打造職業教育的“內鄉樣板”;推進高中學段擴容改造和提檔升級,完成內鄉高中南校區、實驗高中、赤眉高中、灌漲高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湍東完全學校、泰隆完全學校等城區義務段學校擴容建設,持續推進農村薄弱學校改造,計劃新增學位5200個,其中城區新增小學、初中階段學位不低于3000個,高中階段學位不低于2000個。分步實施農村學校中心化和寄宿制建設。進一步優化教育教學資源布局,全面啟動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創建;推進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擴容改造,提升特殊教育辦學條件。著力推進農村教師保障性住房和周轉宿舍建設;實施優質教師引進工程;加強師德師風師能建設,強化教育發展人力、財力和環境等要素保障。

全面推進民生福地建設。高標準構筑公共衛生體系,加快推進縣二院、縣中醫院、縣疾控中心整體遷建升級和縣醫院二期及傳染病區建設、縣三院改擴建等重大項目。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提升衛生健康信息化水平。建立健全衛生健康人才招引、涵養、提升體制機制,做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全方位全周期保障群眾健康。就業方面,繼續做好援企穩崗工作;支持退役軍人、返鄉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殘疾人多渠道就業、自主創業。社會保障方面,完善重大疾病醫保制度,擴大非困難群眾及在職干部職工醫療補充保險覆蓋面,構建多層次醫保體系,逐步提高全民醫療保障水平和報銷率。優化醫保資金征繳方式,提高醫?;鸨O管水平。深入開展根治欠薪專項行動,持續深化殯葬改革,加快縣鄉公益性公墓建設。統籌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公益、優撫安置、殘疾人幫扶工作。其他民生方面,全面強化食品安全黨政同責、部門監管、屬地負責的工作機制,啟動全省食品安全示范縣創建工作。范房地產開發管理,加強問題樓盤整治,推進老舊小區和棚戶區改造。打造一批鄉村文化合作社等公共文化服務平臺。構建縣鄉村全民健身設施網絡,打造縣郊戶外運動基地,讓內鄉成為一個宜居宜業宜學宜游的目的地。

(七)構建稅收、非稅、自然資源和國資國企“四位一體”的大財政格局

持續涵養財源,加強綜合治稅。真落實各項財稅政策,加大財源建設,把緊盯稅源、稅基、稅收作為常態化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方法。正確理解和處理好落實減稅降費政策與加強征管、綜合治稅的關系??h級領導履行好“管業務要管稅收,抓工作要抓稅收”的雙重職責;同時將綜合治稅列入鄉鎮目標考核中,不斷提高全縣稅收總量和一般預算收入的稅收占比。

強化非稅管理體系建設。持續做大資產運營類收費收入規模;強化保留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的征管,嚴格落實收支兩條線制度;加大對閑置、低效國有資產的處置力度;加強對執法執紀性收入的爭取和管理,確保非稅收入應收盡收。

做活自然資源“大文章”。以全域國土綜合整治為抓手,持續增加農用地數量,提升農用地質量,保持基本農田紅線、保持生態用地紅線,增加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耕地,減少集體建設用地、減少未利用地,著力解決好“人”到哪里去、“錢”從哪里來、空間如何配置、產業及配套設施如何布局等涉及長遠發展的基本問題。優化礦產開發布局,提高礦產資源利用水平,實施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有序推進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

推進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構建以資本投資和運營為主體,以資產、資源開發運營和供應鏈管理服務為兩翼的新型功能性國企,全面完成政府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加強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過程中及轉型后的管理,加強平臺公司人才隊伍建設。

加強預算管理,優化支出結構,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推動部門在預算編制、執行、政府采購、資產規范使用等方面提質增效。重點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在部門預算編制中壓縮一般性支出5%,在預算執行中要爭取再壓縮5%;嚴控“三公”經費,無預算不支出,提升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強化跟蹤審計監督,確保好鋼用在刀刃上。

加強政府債務管理,逐步化解存量隱性債務。搶抓地方政府債券融資“開前門”的窗口期,盡可能地爭取和擴大一般債和爭取專項債發行規模,持續做大財力盤子,有步驟地安排資金消化存量隱性債務,確保只減不增。

(八)統籌發展和安全,提高縣域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增強對敵斗爭意識,完善政治重點領域教育管控機制,嚴密防范打擊暴恐、邪教和非法宗教及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活動,抓好關鍵人物、關鍵領域,全面做好政治安全工作。始終保持刑事治安案件的高壓態勢;以“雪亮工程”為重點,提升技防水平;充分發揮公安民警、巡邏隊員的力量,提高見警率、見巡率,打造全天候、無縫隙的巡邏網絡。建立完善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努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成訴、成訪之前,做到維權與維穩并重,對群眾訴求合理或基本合理的解決到位、訴求無理的教育到位、生活困難的幫扶救助到位,對信訪違法行為依法處置到位。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確保管行業、管業務與管安全同步;完善公共安全風險監測預警體系,提高對重點領域、重點部位、重點人群的動態監測和實時預警能力;全面加強道路交通、消防等重點領域、寄遞物流、危爆物品等重點行業的安全監管措施,堅決遏制重大安全事故發生。建立縣鄉兩級綜治信息中心,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下沉到基層,健全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同時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抓好防震減災、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工作,有效應對自然災害,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慎終如始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壓實“四方責任”,嚴格落實“四早”要求,加強監測預警、核酸檢測、隔離管控、消毒消殺、流調溯源等工作,引導群眾合理有序出行,做好新冠疫苗免費接種工作,確保防控不松懈、疫情不反彈、發展不停步。

三、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各位代表,新形勢、新任務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政府工作人員要始終心懷“國之大者”,牢記初心使命,加快提升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努力創造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歷史的新業績。

(一)強化政治建設,做到“兩個維護”。堅持正確施政方向,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始終聽從習近平總書記號令和黨中央指揮,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提升履職盡責本領,深學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切實增強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專業化能力,做到黨委有部署、政府有行動、落實有成效。

(二)強化依法行政,提高治理效能。樹立法治思維,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加強司法監督和審計監督。推進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加快建立一體化公共數據平臺,推進數字政府基礎設施建設,以數字賦能,推動政務服務提質增效,打造內鄉政務服務品牌。

(三)強化擔當作為,確保工作落實。把真和實作為政府工作的生命線,任何時候都要把情況搞真實、把工作搞落實、把作風搞扎實,當好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強化干事創業導向,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健全容錯糾錯機制,保持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錨定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一絲不茍抓落實。

(四)強化人民至上,恪守清正廉潔。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盡最大努力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扛穩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深入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切實履行“一崗雙責”。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查處各類腐敗和侵害群眾利益問題,永葆為民務實清廉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新征程承載新夢想,新夢想呼喚新擔當。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銳意進取、奮勇爭先,以新擔當展現新作為,以新作為踐行新使命,確保“十四五”起步之年高開高走,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責任編輯:Neixiang_liuyulong